2025年8月8日,张某满怀感激地将一面锦旗赠予顺城区综治中心,锦旗上赫然写着“尽职尽责办实事,热情服务暖人心”的字样,其言辞间流露出深深的谢意。
张某患有脑梗,曾四次发病,无收入来源,同时还需照顾患有精神障碍的弟弟。某日,其弟弟闲来无事,便通过刷短视频打发时间。突然,一条短视频剪辑教学的广告弹出,弟弟心想学点新技能也不错,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联系了广告上的客服,并报名参加了课程,通过微信支付了3000余元学费。上了几天课后,张某得知此事,告知平台其弟弟因其精神障碍状况,不适合学习视频剪辑课程,还联系了客服要求退款。然而,退款过程却困难重重,退款申请发送后,客服便再无任何回复。
张某在期间曾前往法院、司法局等多个部门寻求解决该问题,但均未果。随后,他来到顺城区综治中心,希望通过民事诉讼解决退款纠纷。顺城区人民检察院派驻工作人员王宏宇在了解情况后,考虑到该网络平台的所在地在北京,且这起纠纷涉及签订和履行行为均在互联网上完成的网络服务合同,属于北京互联网法院的专属管辖范围。鉴于张某身体状况不佳,不宜去往北京互联网法院起诉,加之其弟弟为精神病患者,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,建议张某先与客服沟通,将身份证件照片和微信支付费用截图发送给支付平台客服,通过支付平台客服、官方电话或APP内提交退款申请,并明确说明退费原因。若商家拒绝退款,可向网络警察或平台监管部门申请介入调查。
次日,张某再次来到综治中心检察院服务窗口,在我院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,与支付平台客服进行了沟通。客服受理后,于5个工作日内将3000余元课程费用全额退还。
今后,我院将以此为契机,充分发挥综治中心检察职能作用,及时解决来访人的诉求,全面释法说理,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,全力守护群众的合法权益,维护社会稳定。